14
2020
-
04
干货 | 常见测试1000问——纤维含量篇
Author:
QIT恒祥检测
Q1:竹纤维成分怎么标识?
A1:与竹纤维相关的纤维名称有两种,一为竹纤维,二为竹浆粘胶纤维。两者截面形状、制造工艺均不同。
在我们市面上用的最多的是竹浆粘胶纤维。由于竹浆粘胶纤维与粘胶纤维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相似,检测手段不明显,建议纤维含量标识为“再生纤维素纤维”。
Q2:为什么检测报告中粘胶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有时统一标注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有时候分开标注?
A2:根据GB/T 29862-2013中条款6.5含有两种及以上化学性质相似且难以定量分析时,可以出示其大类名称。
粘胶纤维与莱赛尔纤维均为再生纤维素纤维,两者纤维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当两者纤维为混纺的情况下,且客户无特殊要求,实验室将出示两者的大类名称“再生纤维素纤维”,当两者纤维为交织的情况下,会分别出示结果。
如果客户有明确要求,需要分开出示,实验室可以通过物理显微镜方法鉴别两者比例。
Q3:天丝的成分怎么标识?
A3:“天丝”是奥地利兰精公司生产的莱赛尔纤维的商标品牌,非GB/T 4146.1-2009《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1部分:属名》 中的专业术语,该纤维应标识为“莱赛尔”或“莱赛尔纤维”。
Q4:导电纤维的纤维含量怎么标识?
A4:目前 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及相关名称术语标准中均未引入导电纤维的名称术语,因此不建议在纤维含量标识中出示该名称。
建议通过导电性测试,如比电阻、半衰期等指标证明其功能。
Q5:金属镀膜纤维怎么鉴别?
A5:金属镀膜纤维为扁平带状纤维,在显微下观察,其截面形态均有显著特征。
金属镀膜纤维通常呈现黑色不透明状态,显微镜下滴硝酸,有明显薄膜散落现象,且通过金属元素分析可检测到纤维的金属含量,或通过简易的微波炉中温滚动2分钟,可见明显火花现象。
在纤维含量标识上,国家标准可标识为金属镀膜纤维或聚酯薄膜纤维(当芯线成分为聚酯时)。
Q6:服装纤维含量标识为“100%棉”,但检测实际测得为 “99.6%棉 0.4%聚酯纤维”,是否需要更换吊牌?
A6:根据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条款7.5规定,当产品中含有一种或多种,且总量≤0.5%,可不计入总量。
如果适用,可以标注为“含微量聚酯纤维”。考虑到0.5%的比例较小,建议从大货中不同位置抽取一定量的试样进行复测,如果复测结果均不超过 0.5%聚酯纤维,建议不更换吊牌。
Q7:服装纤维含量标识为“100%棉(含微量聚酯纤维)”,但检测实际测得为“100%棉”,纤维含量标识判定是否合格?
A7:合格。反之,如果纤维含量标识为“100%棉”,而检测实际测得为“100%棉(含微量聚酯纤维)”,纤维含量标识判定仍为合格。
Q8:混纺产品中含有多种少量纤维,出现不同家检测机构存在差异现象,怎么办?
A8:混纺产品中含有多种少量纤维,特别是回收再利用的粗纺产品,不同卷不同部位,纤维含量都有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根据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条款6.4规定,当含量≤5%,总量不超过15%时,可集中标称为“其他纤维”。
Q9:莫代尔纤维分奥地利莫代尔和台湾莫代尔,奥地利莫代尔有条纹,台湾莫代尔条纹不明显,纤维含量怎么标识?
A9:如果纤维为有条纹特征的莫代尔,纤维含量可标识为“莫代尔”,如果无明显条纹,建议出示纤维大类名称“再生纤维素纤维”。
Q10:烂花织物,花型循环大,无法整体取样,如何测试?
A10:烂花织物,当花和底的连续面积大时,底布和烂花分开测试;当花和底的连续面积小,无法分开取样时,整体取样进行测试。如果花型循环大且无法分开,可只出示纤维的名称。
如客户要求一定出示具体结果,可以尽可能取大的面积,多点取样,求平均值,并在报告中备注说明情况。
Q11:如果客户服装吊牌纤维含量标识为“涤纶”,如何判定?
A11:如客户服装吊牌纤维含量标识为“涤纶”,而检测结果为“聚酯纤维”,标识判定为合格。
Q12: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怎么区别和标注?
A12:由于铜氨纤维和莱赛尔纤维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相似,无法准确鉴别,一般按照大类标注为“再生纤维素纤维”。
如果产品标签标注出示为“铜氨纤维”,或“莱赛尔纤维”,实验室无法确定实际是哪一种,最终判定为合格。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Training and seminars
2018-04-14
2017-11-15
2017-07-06
2017-05-18
2017-04-28
Regulatory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