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17
-
11
国内常用的纺织品测试项目及相关方法全在这里了
Author:
纤维成分及含量
主要测试项目:纤维定性、纤维含量
纤维定性(FZ/T 01057-2007):即纤维鉴别,包括纤维形态特征鉴别和理化性质鉴别。形态特征鉴别常用显微镜观察法,理化性质鉴别的方法很多,有燃烧法、溶解法、试剂着色法、熔点法、比重法、双折射法、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等。
纤维含量(FZ/T 01026-2017、FZ/T 01095-2002、GB/T 29102009、FZ/T 30003-2009、GB/T 16988-2013等)
化学性能测试
主要测试项目: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等
甲醛含量(GB/T2912.1-2009):适用于任何形式的纺织品。适用于游离甲醛含量为20mg/kg到3500mg/kg之间的纺织品。检出限为20mg/kg。低于检出限的结果报告为未检出。
pH值(GB/T7573-2009):纺织品水萃取液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适用于各种纺织品。
异味(GB18401-2010 6.7):GB 18401-2010规定了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气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四种气味,检测出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判为"有异味",并记录异味类别。否则判为"无异味"。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GB/T 17592-2011、
GB/T 23344-2009):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即人们常说的“禁用偶氮染料”。规定了纺织产品中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方法。 适用于经印染加工的纺织产品。
重金属(GB/T 30157-2013、GB/T 17593-2007等)
洗涤性能
主要测试项目:水洗尺寸变化率、干洗尺寸变化率、洗后扭曲率、洗后外观质量
水洗尺寸变化率(GB/T 8628-2013、GB/T 8629-2017、GB/T 8630-2013及产品执行标准相关规定等):GB/T 8628规定了测定因水洗、干洗、水浸渍或汽蒸等处理程序引起尺寸变化时的纺织织物、服装和织物组件试样的准备、标记和测量方法。适用于机织物、针织物及纺织制品,不适用于某些装饰覆盖物。GB/T 8629规定了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并规定了程序中所用的标准洗涤剂和陪洗物。规定了如下洗涤程序: a)使用水平滚筒、前门加料型标准洗衣机(A型洗衣机)的13种洗涤程序; b)使用垂直搅拌、顶部加料型标准洗衣机(B型洗衣机)的11种洗涤程序; c)使用垂直波轮、顶部加料型标准洗衣机(C型洗衣机)的7种洗涤程序。规定了6种干燥程序:A--悬挂晾干; B--悬挂滴干;C--平摊晾干; D--平摊滴干; E--平板压烫; F--翻转干燥。一次完整的试验包括洗涤程序和干燥程序两部分。GB/T 8630规定了纺织品经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纺织织物、服装及其他纺织制品。 在纺织制品和易变形材料的情况下,对于试验结果的解释需考虑各种因素。
干洗尺寸变化率(FZ/T 80007.3-2006、GB/T 19981.1-2014、GB/T 19981.2-2014):FZ/T 80007.3规定了各类使用粘合衬服装耐干洗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使用粘合衬的各类可干洗服装的耐干洗测试。也适用于服装面料与粘合衬粘合的衣片和小样的耐干洗测试。GB/T 19981.1规定了织物和服装按GB/T19981有关程序清洗和整烫后性能的评价方法。适用于评价由清洗和整烫引起的织物和服装性能的变化。本部分列出了评定这些变化的现行标准,附录A中列出了目前尚无评价方法标准但又非常重要的性能,以及对其进行评价的建议方法。GB/T19981.2规定了使用商用干洗机和四氯乙烯(过氯乙烯)对织物和服装进行干洗的程序。包括普通材料的干洗程序、敏感材料和特敏材料的干洗程序。
洗后扭曲率(GB/T23319.2-2009、GB/T23319.3-2010及产品执行标准相关规定等):GB/T 23319.2规定了测量机织物和针织物洗涤后扭斜的三种方法(对角线标记法,倒T 形标记法,模拟服装标记法)。适用于测量织物洗涤后的扭斜,而不是针对测量织物制造时形成的扭斜。 由不同的方法得到的试验结果也许不具有可比性。 GB/T 23319.3规定了测量机织和针织服装洗涤后扭斜的方法。 由不同的方法得到的试验结果也许不具有可比性。
洗后扭曲率、洗后外观质量(洗涤方法与水洗尺寸变化率、干洗尺寸变化率等同)
色牢度测试
主要测试项目: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等。
耐水色牢度(GB/T 5713-2013):规定了测定各类纺织品的颜色耐水浸渍能力的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GB/T 3922-2013):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放在汗渍液中处理后,夹在耐汗渍色牢度仪上,放于烘箱中恒 温,然后将试样的贴衬织物分别干燥,最后对标准帖衬织物和试样用色牢度专用灰卡进行评级,得到测试结果。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汗渍液配比、不同的试样大小、不同的的测试温度和时间。
耐唾液色牢度(GB/T 18886-2002):规定了一种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纺织品。
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2008):规定了各类纺织品耐摩擦沾色牢度的试验方法。适用于由各类纤维制成的,经染色或印花的纱线、织物和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地毯和其他绒类织物。
物缝合在一起,放在汗渍液中处理后,夹在耐汗渍色牢度仪上,放于烘箱中恒 温,然后将试样的贴衬织物分别干燥,最后对标准帖衬织物和试样用色牢度专用灰卡进行评级,得到测试结果。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汗渍液配比、不同的试样大小、不同的的测试温度和时间。
耐(皂)洗色牢度(GB/T 3921-2008、GB/T 12490-2014):GB/T 3921规定了测定常规家庭用所有类型的纺织品耐洗涤色牢度的方法,包括从缓和到剧烈不同洗涤程序的5种试验。仅用于测定对纺织品色牢度的影响,并不反映综合洗烫程序的结果。GB/T 12490规定了测定各种类型的常规家庭用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的方法。工业及医院用纺织品可能需要(在某些方面)洗涤条件更为剧烈的特定洗涤程序。方法并不反映在商业洗涤程序中的荧光增白剂的效应。
耐干洗色牢度(GB/T 5711-2015):规定了采用四氯乙烯溶剂测定各类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的方法。 不适用于评价纺织品整理的耐久性,也不适用于评价纺织品的颜色耐干洗店去除斑渍操作的能力。
耐光色牢度(GB/T 8427-2008):规定了一种测定各类纺织品的颜色耐相当于日光(D65)的人造光作用色牢度的方法。亦可用于白色(漂白或荧光增白)纺织品。
拼接互染程度(GB/T 31127-2014):规定两种测定纺织品拼接互染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即洗涤法和浸泡法。适用于由深、浅色织物拼接而成的各类纺织品。非拼接的纺织品可参照执行。
强伸度
主要测试项目: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落锤、裤型)、顶破强力、缝子纰裂程度、裤后裆缝接缝强力等。
断裂强力(GB/T3923.1-2013、GB/T3923.2-2013):适用于机织物,也适用于其他技术生产的织物,通常不用于弹性织物、土工布、玻璃纤维织物以及碳纤维和聚烯烃扁丝织物。 包括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平衡和湿润两种状态的试验。测试分为抓样法和条样法。
撕破强力(GB/T3917.1-2009、GB/T3917.2-2009): 适用于机织物,也可适用于其他技术生产的织物,如非织造布。不适用于针织物、机织弹性织物以及有可能产生撕裂转移的稀疏织物和具有较高各向异性的织物。GB/T 3917.1规定了采用冲击摆锤法测定织物撕破强力的方法。通过突然施加一定大小的力测量从织物上切口单缝隙撕裂到规定长度所需要的力。GB/T 3917.2规定了用单缝隙裤形试样法测定织物撕破强力的方法。在撕破强力的方向上测量织物从初始的单缝隙切口撕裂到规定长度所需要的力。
顶破强力(GB/T 19976-2005):规定了采用球形顶杆测定织物顶破强力学的方法,包括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调湿和在水中浸湿两种状态的试样顶破强力试验。适用于各类织物。
缝子纰裂程度(按产品标准规定):是指缝线处在一定负荷拉伸下纱线的脱散程度。
裤后裆缝接缝强力(按产品标准规定):对裤后裆缝接缝的缝合处施加垂直方向的力,测定其接缝承受最大力的方法。
服用性
主要测试项目:起球、耐磨性等。
起球性(GB/T 4802.1-2008、GB/T 4802.3-2008):GB/T 4802.1规定了采用圆轨迹法对织物表面起毛起球性能及表面变化进行测定的方法。GB/T 4802.3规定了采用起球箱法对织物表面起毛起球性能及表面变化的测定方法。
耐磨性(GB/T21196.2-2007):以试样破损为试验终点的耐磨性能测试方法。适用于所有纺织织物,包括非织造布和涂层织物。不适用于特别指出磨损寿命较短的织物。
功能性
主要测试项目:拒水性、透气性、透湿性、阻燃性等。
拒水性(GB/T 4745-2012):即沾水性,采用沾水试验测定织物防水性能的方法,并给出了防水性能的评价。 适用于经过或未经过防水整理的织物。 不适用于测定织物的渗水性,不适用于预测织物的防雨渗透性能。
透气性(GB/T 5453-1997):规定了测定织物透气性的方法。适用于多种纺织织物,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造布和其他可透气的纺织制品。
透湿性(GB/T 12704.1-2009、GB/T 12704.2-2009):GB/T 12704.1部分规定了采用吸湿法测定织物透湿性的方法。适用于厚度在10mm 以内的各类织物,不适用于透湿率大于29000g/(m2/24h)的织物。GB/T 12704.2规定了用蒸发法测定织物透湿性的方法。包括两种方法:方法A正杯法和方法B倒杯法。适用于厚度在10mm以内的各类片状织物。其中,方法B倒杯法仅适用于防水透气性织物的测试。
阻燃性(GB/T 5455-2014、GB/T 14644-2014):适用于各类织物及其制品。GB/T 5455,规定了垂直方向纺织品底边点火时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 GB/T 14644-2014规定了采用45°方向表面点火测定织物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以及燃烧性能的分级。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Training and seminars
2018-04-14
2017-11-15
2017-07-06
2017-05-18
2017-04-28
Regulatory standards